优势产品:烧结银、无压烧结银,有压烧结银,半烧结纳米银膏、导电胶、导电银浆、导电油墨、银/氯化银、纳米银浆、可拉伸银浆、烧结银膜、纳米焊料键合材料、UV银浆、光刻银浆、UV胶、导热绝缘胶、DTS预烧结银焊片、导电银膜、银玻璃胶粘剂,纳米银墨水、纳米银胶、纳米银膏、可焊接低温银浆、高导热银胶、导电胶等产品,拥有完善的纳米颗粒技术平台,金属技术平台、树脂合成技术平台、同位合成技术平台,粘结技术平台等。
纳米银和银离子的区别
目前市场上关于叫纳米银的产品很多,良莠不齐;再加上纳米银是一个比较新的行业,很多引用厂家在选择的时候就会陷入迷惑,或者只听供应商的一面之词,导致失误,因此有必要就纳米银产品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问题一:纳米银产品不同种类,及其抗菌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纳米银抗菌剂基本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纳米银单质为主要抗菌材料;另一种是以银离子的银的络合物或螯合物为主要的抗菌材料,凡是没有明确指出是纳米银单质的或者名字是银复合物等的基本属于银离子杀菌。中文概念听起来很含糊,而国际上区分很明确:
Nano Colloidal Silver 纳米胶态颗粒银
Silver Compounds 络合态银叫做银化合物
其两者的比较如下:
Nano Colloidal Silver 纳米胶态颗粒银(纳米银) | Silver Compounds络合态银叫做银化合物(银离子) | |
---|---|---|
抑菌效果 | 非常高,靠纳米效应杀菌 | 必须有一定浓度才可以 |
抗菌时间 | 长效,单质银和银器一样长效抗菌 | 短效,很容易失效 |
释放速率 | 单质纳米银释放可控,长效 | 释放不可控 |
细胞毒性 | 单质银因为零价银,无氧化还原性,和银器一样无毒 | 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有很强的氧化性。就是传统的细胞毒性 |
问题二:为什么叫银化物,而不按它的本名叫法?
是因为纳米材料概念被炒得很火,套上这个概念可以增加技术的光环。
更重要的是中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对所有新型化合物做为抗菌或药品的,都要申报和经过大量的临床检验,公布分子式,否者无法通过审批。例如:目前用于临床的磺胺嘧啶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磺胺嘧啶银就是银化物,而不是纳米银。目前的离子银都是银化物。
而纳米银:Colloidal Silver 纳米胶态颗粒银,是单质银只不过把银经纳米化处理,物理特性没有改变。银抗菌应用了几千年,中国药典就有银单质,本草纲目上也有。大家不要混淆概念。
问题三:如何判断是纳米银抗菌剂,还是银离子抗菌剂?
一般产品中会有描述,若有其它成分,如:复合物银、络合态银、纳米银离子(概念可笑:离子的长度单位是埃而不是纳米)。而没有明确表述是纳米银粒子的,属于银离子抗菌剂。而银离子的生产技术门槛很低,工艺简单。
纳米银粒子的直径一般是5~10nm(纳米), 而银离子的长度单位为埃(比纳米更小的原子计量单位)。
目前技术国际上的纳米银在光谱实验中原色是淡黄或淡红,不可能是无色。如果抗菌剂颜色是无色,基本可以判定为银离子溶液。
问题四:纳米银和银离子能用到皮肤和粘膜上吗?
单质的纳米银是可以用到皮肤和粘膜上,因为单质纳米银的物理特性和普通银一样,无毒无刺激。
银离子的生产工艺不一样,其特性也会不一样,但总体因为离子都有氧化性,也就是细胞毒性,国家现在已经明令禁止有氧化性的药品用于烧伤烫伤的皮肤上。
银离子在水中会产生渗透压压差,让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疼痛,而单质银纳米颗粒就不会。
银离子的较大特性是和人体体液的氯元素(盐的阴离子构成)结合力很强,很容易变成氯化银,氯化银是不溶的沉淀,从而使银失去抗菌作用,而氯化银较好不要进入血液,因为非水溶很难排除体外。
问题五:纳米银抗菌产品的含量衡量指标?
现在对于纳米银产品,出现了很多指标,针对性不同,使用者也很难弄明白,现说明如下: 含银量是真正应该关心的,具有杀菌的物质。胶态颗粒银(纳米银粒)的银粒子的含量衡量指标通常需要和胶态颗粒银(纳米银粒)的粒径来结合分析,现在国际上先进的能普遍应用的纳米银粒粒径分布通常5~10nm, 按照这一纳米银粒径分布,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我们给出一个参考的含量衡量指标供大家参考:
ppm浓度(parts per million)是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的浓度,也称百万分比浓度。
人体皮肤:40~50 ppm
人体粘膜:50~100 ppm
空气及其它物体:20 ppm
补充:若纳米银粒的粒径越小,其抗菌效果通常就越好;若纳米银粒的粒径分布在20~30nm, 其应用含量可在上述(人体皮肤、人体粘膜、空气及其它物体)参考应用含量上适当增加,以保证杀菌效果。
银离子抑菌剂的含量衡量指标就很难确定,因为银离子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杀菌,因而很多产品一定要加入其它的杀菌剂来弥补其杀菌能力的不足。
销售热线
13611616628